非標自動化設備軋制工程的發(fā)展
由于連軋機生產效率高,質量易于控制,軋制過程連續(xù),易于實現自動化和機械化,而且這種軋機產量大,經濟效益非常顯著。所以各種先進的科學成果都競相應用于連軋過程,大大促進了連軋過程的自動化的發(fā)展,其中以熱連軋軋機自動化的發(fā)展最為迅速和成熟。
非標自動化設備軋制過程的發(fā)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:第一階段大約在20世紀40-50年代,為單機模擬系統自動化階段:第二階段在60年代,為數字電子計算機和單機自動控制系統共存階段:第三階段為1970年至今,為多層次計算機管理階段,目前基礎自動化也全部采用計算機直接數字控制。但軋鋼自動化的原本還在于對運動機械的特性分析。
為了適應非標自動化設備軋制過程的進一步發(fā)展要求,應重視以下幾方面問題:
(1)軋制過程的數學模型。直到現在對寬展、摩擦力分布、張力、軋制力的計算不很準確,對軋機動態(tài)特性、液壓系統老化特性、活套支撐器響應特性描述也不完善。新廠連軋實際過程參數與設定偏差較大,軋制主要依靠‘張力自調整”控制模型需要大最現場數據自學習、自適應修正,每當軋制新規(guī)格、新鋼種,頭幾塊坯尺寸就超差。完善理論模型可以更接近實際地設定軋機參數,減少試軋次數。
(2)進一步提高和完善檢測儀表和變換系統的性能和功能。在軋制速度越來越高,產品范圍越來越大,質量要求越來越嚴格的情況下,檢測儀表的性能以及功能,必須進一步增加和完善。例如有些軋機要求其速度精度為0.02%,有些軋機要求在線檢測殘余應力和組織,由此可見對檢測儀表的精度和功能要求是很高的。
(3)改進計算機控制系統的配咒形式。為進一步提高計算機系統的可靠性和穩(wěn)定性、拖動系統響應的快速性、維護檢測的便利性,充分及時利用計算機的最新發(fā)展,改進計算機控制系統。如普遍應用對局部設備直接數字控制的DDC裝置。而且在廣泛發(fā)展過程控制
計算機系統的同時,大力發(fā)展管理機的系統,使管理機和控制機有機地結合起來,組成了分級集成控制系統。
(4)實現優(yōu)化控制。最優(yōu)控制的基本思想是全面考慮機電設備、工藝和控制系統的工作條件,實現最穩(wěn)定、鼓優(yōu)質、低功耗的生產。但全面考慮過程問題不很容易,客觀情況和主觀要求也在變化。尤其軋制過程,牽連因素較多,許多影響因素甚至未能量化。己有的控制算法也還需要逐步改進,才可能向最佳結果接近。
總之,軋制生產正沿著連續(xù)化、高速化、大型化和自動化方向迅速發(fā)展,軋制生產過程的自動控制要求越來越高。為了適應形勢發(fā)展,需要培養(yǎng)眾多具有自動化知識的軋鋼專業(yè)人才。